三议:移动医疗,得医生者得天下

作者:DoctorRay,微信号:doctor_raymond     

       

编者按:今天再发一篇比较有争议的文章。此前陈亚慧老师和刘谦老师已经就“得医生者得天下” 这个问题进行了正反面的来回讨论,还有一位来自遥远的美国的医生他也加入了讨论。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见解吧。

文章作者:Doc. Ray,M.D,Ph.D,心脏科医生,副主任医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得者,目前就职于哈弗大学麻省总医院从事博士后研究,研究领域为慢病(心血管疾病)在线监测与管理,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2010年涉足移动医疗,曾参与欧盟框架计划项目(精神性疾病在线干预),曾设计心血管病糖尿病综合管理app(心糖)。

刚刚准备为陈亚慧老师的“得医生者得天下,移动医疗最大的坑”叫好,却又被刘谦老师的开篇一系列排比(虽然…虽然…虽然…)句讲的有点蒙。思前想后,作为医生的我还是想谈谈自己的看法,凑凑热闹吧。正所谓,理越辩越明。二位若有得罪之处,请见谅。我相信忠言逆耳利于行。

总体上,我还是比较同意陈亚慧老师的说法。从本质上讲,移动医疗是一个平台,一个特殊的平台。当然,在这个平台上,医生、患者、第三方都是必不可少的,都很重要,缺了谁都不行,要分个孰重孰轻的话,很难,可能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侧重点。但是,从商业的角度看,从战略的角度看,如果一定要分,我觉得患者略胜一筹。为什么这么说呢?有以下几点理由:

第一、我同意陈亚慧的说法,患者多是冲着医院的牌子以及方便程度去的。当然,也可能未来医生的个人品牌会凸显,但至少目前不是。如果把搭建移动医疗平台比作开医院,医院开在荒郊野外,即使荒郊野外的医院个个都是名医坐堂,我想病人也不会太多,毕竟真正必需要名医才能解决的病患占少数;再说,个个都是名医坐堂的医院也不可能遍地都是,因为不可能有那么多名医,换句话说,都成了名医,那名医也就没有现实意义了。所以说,医院之所以选择人口密集的地方,足以说明,病人是最重要的。现在回到移动医疗平台上来,这个平台要解决的是患者切身实际的问题(以服务医生为主的平台另当别论),试想如果所有的患者都来使用这个平台,那么我觉得医生会不请自来(这里大家可能会有疑问,后面会进一步解释)。正所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所以说,“花大力气圈医生”究竟能为“得天下”贡献多少力量,值得深思。

第二、目前的移动医疗平台确实没有给医生带来价值。目前的很多款主流app我也用过,确实需要改进的地方还很多很多,最后只能卸载。个别以咨询为主的平台,虽然标价很高,但患者不认可,所以也形同虚设。所以,目前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是,如何让患者认可这种新的医疗模式。否则,名医都是花瓶。相反,如果模式患者认可了,那么名医不请自来,扩大名气,增加收入,何乐而不为。如果各个移动医疗平台能在如何让患者认可和接受上下功夫(后面会再介绍),我觉得移动医疗的未来就光明了。

所以说,“得医生者得天下”的说法有大坑之嫌啊!

对于刘谦老师的说法,有些观点不赞同,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得赢得医生的时间和真心。”,这句话太空洞了,什么是医生的时间和真心?时间是挤出来的,名医大咖四处走穴的时间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挤出来的,之所以愿意挤,是因为有价值。价值的来源就是病人(包括直接和间接)。就个人感受而言,我觉得不是我不愿意活动于移动医疗平台,而确实是实现不了我的价值。付出与收获悬殊太大。何必自找麻烦。

所以,要想让医生实现价值,还得在患者身上下功夫。

第二、“医生的积极性决定了平台的死活“,这句话没错,但是谁来决定医生的积极性,肯定不是医生本身,毫无疑问是病人,是移动医疗平台的运行模式,但最根本的还是病人。

第三、“中国医疗体制最大的问题还是看病难,尤其是看好医生难。所以移动医疗吸引患者的最大法宝还不是方便,而是能找到好医生。”这句话也有不恰当之处。看病难的原因在此不深究,我想医生和患者的比例可以说明一些。对于看“尤其是看好医生难”,我想问,什么是好医生?有多少病人是非所谓的好医生而不能医的?我个人不觉得这些必须看好医生的患者是大多数。就算把北京最好的医院大门敞开,最好的医生人人可约(实际也是这样),也未必大家都去北京看病,或者说感冒了也飞到北京去。个人觉得,移动医疗吸引患者的最大法宝是方便和能解决实际问题,其次是能找到好医生。因为需要方便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患者是大多数,需要找好医生的是少数,或者说只有所谓的好医生才能解决问题是少数。所以说,项目的难点不应该是什么拉医生,拉优质医生,而是如何给患者带来方便并解决患者的实际问题,如何让患认可适应和接受移动医疗的模式。如果平台是一个能够真正实现医生价值的平台的话,每个医生都会给患者最大的诚意和重视。手机上活跃的医生不是找出来的,靠找永远都找不到,唯有花香,蜜蜂自来。

所以,“不得医生就想得天下”也不见得就是痴人说梦。

前面一直提到如何让患者认可接受新的医疗模式,个人有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谁来买单。如何定价?很多平台参照门诊挂号费用来定价,个人觉得不合理。在较低挂号费的前提下,医生还是必须或愿意出门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门诊是医院医生工作的一部分,必须去;其二,通过门诊才能收到住院病人;其三,不多说了。所以,参照挂号费的定价对医生来说价值太小太小了。可是,如果定价高了,患者就会觉得不值得了。我门诊看一下才10块钱(大约),手机咨询一下就100块。仔细想一下,我也不干。所以,集中精力在这方面下功夫,一定事半功倍。

第二、有效性。不管你说的如何天花乱坠,数据说话。你把移动医疗给患者带来的好处,用数据体现出来。是死亡率下降了,还是疾病控制率下降了?是降低了医保成本?还是降低了住院或门诊费用?welldoc之所以得到FDA批准,保险公司承认,就是因为它能拿出有效的数据来。事实摆在面前,患者认、医生认、保险公司认、国家认!目前,移动医疗把大把钱花在拉医生上,却没有看到哪家移动医疗公司在科学研究上下功夫或有所表示。

第三、安全性。安全性指两方面,患者安全,医生安全。要做到这两点,还是得拿出数据来,数据出来了,国家才好制定政策,患者和医生才会安心。

总之,移动医疗,丰满的理想遇到了骨感的现实。与其挖空心思得到医生的时间和真心,不如踏踏实实把自己的真心送给患者。

不知不觉,胡言乱语一番,专业人士的非专业见解,还望业内高手拍砖指正!!!


(声明:Doc. Ray原创文章,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DoctorRay,如转载请注明出处。)


浏览次数:208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