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可见的四年都无法盈利,而且是巨大的规模亏损,我们仅就财通证券的研报分析,觉得非常奇怪,预期未来几年的账上现金流23年是-6.45亿,24年-6.14亿,25年-5.07亿,这就是一个持续的负向现金流。
截止到去年,它的账面现金一共就只有14亿,而且还要不停地去周转,加上一些受限制现金,估计现在只有12亿了,如果按照这个规模持续亏损下去,思派健康应该在2025年就要破产了。
所以我觉得很是奇怪,按照如此发展,为什么它可以一直持续呢?
从后面的筹资现金流中可以看到,它每年会新增5个亿的债,靠借款增加5个亿,三年借15个亿才能维持公司的正常运转,我不免有些疑惑。
众所周知,在港股,亏损的企业是很难通过增发、配股或者去发公司债的,因为它不符合评级标准,唯一能借债的只能是银行,银行肯定是“嫌贫爱富”的,他会基于上市公司的公开资料去评估,你要说第一年借5亿,我倒还有点相信,后面持续负向现金流都快资不抵债了,银行还能继续每年借你5个亿?他不把原来的收回来就不错了,还能再去借?这里我觉得财通证券的研究员是缺乏基本的常识。
他凭什么认为银行或者是其他机构还可以每年会拆借5个亿的现金,来供他每年6个多亿的负向现金流。
一般来说公司不能走到这步,一旦走到这步他必须要去卖资产或者收缩大规模裁员了,因此这个逻辑根本就不成立,这根本就是一篇黑文,基本上把思派健康未来这三年的亏损写得淋漓尽致,我倒认为有可能亏损会好于预测,不要低估企业家的应变和平衡能力,但是持续的无法盈利,这个问题就要回到业务本身了。
中国的PBM是一个比较差的生意,我们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发现了,为什么呢?很多人是照搬了美国的PBM、联合健康,这其实是根本不一样的。
首先,美国有一部分的药品是有药事服务费的,而且诊费也比较贵。但在中国你很难去收这笔钱,是没人会去付;其次,美国的药价都定的非常贵,而且医保只能支付一部分,剩下是通过商业保险等来支付的,它价格的弹性相对会比较大,可以通过量来跟各个厂家去议价。
但是在中国,首先是药物的定价基本是固定的,它是需要上报物价部门的,不管是国谈还是不国谈,医保还是非医保,都是如此,并不是说你规模大了,就可以跟厂家大规模议价,不要说思派了,就算比它规模大五六倍,哪怕是国药、上药、华润这类的药企也无法向上游厂家议价,给你5%的毛利,你愿意做就做,不愿意做拉倒。
显然,这跟美国的PBM的逻辑完全不一样。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向上游厂家议价并不现实,上游一毛都不会妥协,他不但拿不到净的五个点,连含交付成本之后可能就只有1个点左右,中间也许还得花些费用去打通关系,以及跟医生、药企的商务或代表可能还有另外一块的支付或者补贴。
这样的话,随着规模越大,就出现了一个价值跑步机现象,甚至卖得越多成本同比例上升,同时,局部医院或者单个DTP药房所能够达到的销售额是有天花板的,常规的药房都很难破亿,一般来讲几千万销售额才是常态。
我们以4000万做一个中枢,五个点就是200万的毛利,再请上十来个人,一百多万就没了,加上房租50万,再交点税、付点物流快递,口袋里的钱几乎所剩无几。就算销售额能到1个亿,交易成本也会同步提升,可能也就挣个一百万,这就是个苦生意!
我相信财通证券都是行业专业人士,他一定是有做过完整的数学模型,会发现怎么做都平衡不了,然后算上未来三年规模扩大总归比规模缩小相对的毛利空间要大,但是他根本就来不及拉长到最后能盈利的时间,还得每年借五个亿的债,否则就会资不抵债。
综上所述,照搬美国的PBM模式显然是行不通的,但是由于占据了药品的供应,它可以协同走药企的数字营销、真实世界研究和SMO业务这块,我相信是有一定的毛利和空间的。
但是这块又会受制于另外一个事情。近年来,跨国药企普遍减少了在中国的投入,这与国与国之间的斗争、国产替代有很大的关系,他们甚至连原有的临床实验可能都要转走了,不再让国内的医药CRO公司执行。现在合同签约或者是还在执行中,我相信明后年这个价格就会出现剧烈变化!
因为受制于单店的天花板,因此要销售规模越大,他就要去投资收购新的药房,仔细看你会发现思派的药房从91家到96家,这一年并没有增长,原因是有些店它关掉或者卖掉了,你又凭什么会认为它会去大规模借钱开新店,借钱开新店最起码十年二十年之内都回不了本,这是需要花大资本投入的,不要说十年了,按照这种毛利率的空间模型测算,回本的时间趋向于0,搞不好还会进行有序的关店、收缩或转卖。
即使你卖得越多,但是一不能向下游提价,因为药品是管制类商品,二不能向上游要更多返点,而且竞争非常激烈,市场远没有到集中的情况!根本没有议价能力,甲方药企愿意给你做,或者给谁做都可以,工业还是非常强势的!
综上所述,我愿意跟财通证券的整个研究团队公开探讨,你确定不是在黑思派健康吗?这份研报甚至是一个对公司的毁灭性打击,按照这份研报的说法,只要思派健康这三年无法融资,或者不能筹资借款的话,它将于2025年底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