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视界们的崩盘是注定的,背后的原因却值得所有人警醒

作者Dr.2,Medicool医库公司董事长     

       

事件回顾

成立于2013年1月的北京远程视界集团,在短短两三年时间里一跃成为全国最大的医疗设备销售商。公司从最开始只有眼科业务逐步扩展到心脑血管、肿瘤、妇科、耳鼻喉、呼吸、中医及护理等等9门学科。2016年就实现年收入60亿元,纳税6亿元。

但从今年1月开始,远程视界彻底停发工资,员工成批离职。同时,融资租赁公司、代理商、设备商、医院蜂拥而至,远程视界资产被法院强制执行,公司创始人韩春善个人股权遭冻结,针对公司的诉讼案件铺天盖地。如今,整整一层办公室只有两名前台和零零散散来讨薪的离职员工。

其实早在前年底,我们就知道远程视界资金链异常紧张,去年年初其主要负责人就已经被边控,禁止出境,期间又有多起公开报道与内部员工爆料等,均被远程视界以强硬的法律回复抵挡回去,而现在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

远程视界事件涉及到上千家公立医院,这种规模并不是一个普通体量的公司能够获得的,因为它走了几种模式,第一种是找代理二级三级分销的模式,第二种是会销模式。代理模式就是典型的让某区域总代理发展下家给提成,而这种模式本质上跟传销是没有太大区别的。

看上去账面回报率异常的高,医院不用掏一分钱,五年之后就算没病人,也可以白捞一个设备,并且培养出熟练的医生。想的挺美,天上掉下了馅饼,然而馅饼哪有那么好吃,透过远程视界及其它相关同业公司的这种困境,我们来探讨这背后深层次的原因。

其实,远程视界的模式并不算新的模式,很早以前莆田系做设备投放就是采用了这种模式,大概一二十年前,全国陆陆续续开始承包科室。

但是区别在于他们一般会选择流量基础相对比较好的中心城市医院,开展各类创新的高收费项目,逐渐进行经营平衡,所以整体来讲运营都还是不错的。

远程视界失败有多方面原因:

一、以全面下沉到县级二甲公立医院为主

其实在整个三级分诊的过程中,二甲医院的地位是非常尴尬的,上面有三甲医院做一个流量中枢,下面沉到社区和一级医院,中间二甲医院整体来说,随着改革越深入患者越少,所以很多地方的二甲医院已经变成一片荒漠,破产或事实破产的也不在少数。同时,二甲医院并不具备开展很多创新手术与治疗的条件,在内忧外患之下,有远程视界抛来橄榄枝,马上一拍即合。但是在流量贫瘠的地方开展医疗项目,所有人的风险都在异常加大。

特别是魏则西事件后,全中国的科室承包与设备投放开始一刀切的暂停,使得后面项目源越来越少,没有新增资金流入,盖子开始捂不住了。

不得不说远程视界的宣传推广策略还是很成功的,特别是宣传册、开会照、公司的墙上到处都是跟各级领导握手拍照的合影,也请很多当地的相关领导来站台,这对下面基层很多二级医院的管理者包括一些代理商有致命的吸引力,因为这些人整体来说还是比较土的,很吃这一套表面上的东西。所以有人会说,如果一个公司的宣传册和公司墙上挂满了各种各样的跟各级领导谁谁谁的合影,那么这个公司离成为骗子就不远了。

二、高价卖出设备,增值差价面临巨额纳税

全国涉及千家医院然后敢进行法律诉讼的,不过是寥寥数家而已,这中间有其深刻的问题,其实远程视界卖给医院的设备,基本上比正常市场价已经翻了1-2倍,他是用更高的价格,把医院当作一个融资主体,将融资租赁公司的现金套出来,同时再给相关负责采购的院长包括其连带的各类负责人一笔回扣,这是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事情,很多院长会有个人利益在里面,反正干好干不好是公家的事情,即使有问题也得先捂着盖着。 

那么,把正常的几百万的设备卖了上千万之后,首先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你的巨额的增值差价要全额纳税,这个税是非常重的。远程视界年纳税额超过六个亿,这何其壮观!我们国家税务制度是你挣钱了先把税交过去,你赔钱了税不可能给你退一分,所以这个钱无论如何实际上都先损失了。

另外,如果按照原来几百万采购设备的财务模型进行运营,相对来说也容易平衡,但是为了这种扩张型的财务风格与报表,先把标的价提高,再把融资的利息标的特别大,那下面无论怎么运营都是无法平衡的。

所以如果这个项目真的正常运行的话,并不说明远程视界会有多暴利,恰恰相反,本质上就是远程视界先把钱收来,承担了巨额的税收,然后与医院联合背上了数倍的负债和相关运营利息,然后期待用未来的收益或者通货膨胀来进行抵免,类似房地产金融加杠杆运营的模式,挣得的那部分设备款收益要支付每月不停支出的大量成本,从长期来说反而是亏的,只是可以先收款,然后延期支付,当期现金流显示优异,但是显然加大一倍成本与利息负担之后,这个项目很可能永远都无法平衡了,最终崩盘是必然的!

三、没有配套的患者宣传和营销推广体系

很多医院的管理者包括很多投资人会有一个巨大的误区,认为大楼盖好了,机器设备都装好了,医生和专家都来了,病人就会蜂拥而至,这基本上就是在做梦。

由于互联网的普及,医疗信息获得更加容易,不会再像以前医患之间的大量信息不对称。并不是在医院门口拉个横幅或者是稍微宣传一下病人就会来,这基本上是在胡扯,不光是他们,现在全中国大批的私立诊所跟投资的医院装修的异常豪华,其实根本就没有病人。

并不是说少数人会犯错误,其实很多大牛、土豪或者在别的领域已经非常成功的人士,都会犯这样的错误,这实际上是一种蠢猪逻辑,全靠自己想象,他会把自己带入,觉得这样的形式我自己觉得是可以的,但是他没想到患者引流、培育、宣传口碑以及前期蓄水是多么重要。

全中国我看过的至少有超过几十家的投资上千万甚至过亿的诊所,包括一大批上市公司,将面临血本无归的境地。这本质上也是一种庞氏骗局,通过盖好的诊所再向大的投资方去拿新的钱,拿了新的钱再往新的诊所里面投,在没有真实业务支撑情况下,崩盘只是时间问题,而且越往后拖亏得越大。

换句话说,很多医院诊所都是等一切都建好后,发现没病人了,才会意识到整个线上线下的患者宣传与营销推广体系根本没有建立起来。很多公司宁愿在钢筋、水泥设备上投几千万几亿,也不愿意在患者引流上花个几十万,这是有无数案例证明的,并且不断有新的蠢猪前仆后继地在验证这个道理。

四、吸引巨额资本后只能不顾市场强行饮鸩止渴!

由于账面数字特别的好,所以远程视界吸引了国开和中金这类顶级国家队的巨额资本。现在行业内好像存在一个误区,认为若是拿了国家队的资本就会怎么怎么样,其实所有的事情还是建立在业务本身。所以,就算拿了国家队投资的又怎么样?在整个中国,融资能力再强,有人能超过贾跃亭吗?乐视前前后后连带资本市场连带非上市融资差不多得到了四百个亿的现金,但是主营业务该崩还崩,至于汽车项目又是另外的事儿。

但是产业发展有自己的规律,有时候需要迂回,有时需要减速,拿了大资本被对赌和上市催着,只能向上继续放大杠杆与风险敞口,先把眼前的钱收到,哪管后面洪水滔天,于是造成了一个双输的局面。

因此同样是现在一些移动医疗公司通过给药企巨额洗钱拿了大资本,等到准备上市的时候就会发现,无论审计还是合规都无法达到标准,毛利率奇低,大额现金流水进出,难过的日子在后面。不过是希望拿到钱后反向快速重构扎实业务,然而大伙都清楚,做业务多难啊,吹牛多容易啊!这种发展速度与回报率怎么可能让大资本满足?于是继续猛催,然后只能饮鸩止渴,继续疯狂做大不合规业务、直到判刑的那一天!

五、远程视界没有互联网平台载体,跟互联网医疗扯不上啥关系

首先他也没有真正的互联网医疗平台载体,另外它的核心逻辑是靠招代理拉人头的方式向地面去渗透,通过代理商的模式去发展,做的是最传统的科室共建与设备投放,跟互联网医疗扯不上啥关系,都是不懂装懂的人在那胡扯。对他们自己来说,其实是希望用最火的理念来宣传包装自己而已,除了发布他们自己的东西,没有人上过远程视界的网站、app或者微信,所以他根本就不是什么互联网医疗。

关于远程视界是否是诈骗的问题,这里要分三部分来看:

第一,他高价卖设备,但是医院不管主观还是客观同意了,那么这只是一种买卖关系,同时医院没有钱,用这个设备和医院本身信用做抵押,融资租赁公司贷款,这是一个清晰的商业逻辑,这块本身不构成诈骗,因为诈骗的核心是,主观故意,以虚构的事实来获取不正当利益,而这里还是真实发生了业务。

第二,很多项目在开头几年的时候,即使运营入不敷出,投资方仍然是会履约代为支付,后期由于资金困难无法付出,因此不管多少人如何认为这是庞氏骗局,但最终只能被定性为经济纠纷和经济摩擦,届时可以按经济案件立案起诉,还是不构成诈骗。

第三,远程视界为了填补这个窟窿,更疯狂地去招代理商收保证金向全中国县医院拉业务,通过让医院签字确认验收后将设备款拿回来,但是设备并没有真实进行投放,事实上他只是为了把钱拿回来进行输血,虚构了一个合同,并无执行,这是一个清晰的主观故意的诈骗行为,事实清楚,证据链完整。面对这种案件,北京市丰台区法院或者检察院不受理是不应该的。这需要医院主动进行起诉,但还有一种可能,院长如果收受了巨额贿赂的话,也许会导致没有主体主动进行诉讼。

远程视界的倒台是一个多方面的问题,并不是像某些吃瓜群众分析所说的他就是来诈骗的,从开始到现在它还是想做一些事情,但随着巨额融资的进入,只能被迫不停地向上膨胀,饮鸩止渴。

所以企业发展有自己的规律,产业也是波浪前行,远程视界的教训让我们行业的所有人都要警醒,无论在什么时候,公司的核心业务都是根本,其他都是浮云!

(欢迎转载,注明作者和出处即可,愿意与Dr.2交流的请加微信号:medicool2)


浏览次数:235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