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们医药行业中的原料药产业应该不会受影响,因为我们输出口的原料药整体的价格还是非常便宜和有竞争力的,特别是在国外不断转移高污染、高耗能产业链的背景下。加之我们的原料药单价和总价都不算高,出口未必会受到限制,而且美方很可能会开单独的绿色通道和窗口。
任何国家关于医疗都是保守的,在国与国之间的政治经济争端下,未来外资特别是美资进入国内的医疗及相关市场,可能会有更严格的准入和事实上的壁垒,而那些已经进入国内的外资药企,可能会从监管到合规、市场、窗口指导及医保杠杆的调控等方面受到限制。
另外,我们出口的一些成品药、仿制药和医疗器械产品等可能也会遭遇很大的困扰,因为随着高关税壁垒的出现,这些产品本身的成本优势变得不那么有吸引力了,假设实际的贸易价格为二十五个百分点,由于受渠道摩擦和税上税等因素的影响,终端的市场价可能要上升三十到三十五个百分点。
换个角度来看,对跨国药企特别是美资药企在国内的投资、收购和市场估值可能会带来很大的问题。几年前的GSK事件我仍记忆犹新,当时中英两国的政治、经济的关系对GSK事件有很大的影响,当时国家是通过所谓合规和反商业贿赂的角度去切入到事件里面的。换句话说,GSK事件不仅仅与医药行业相关,还与国家之间的经济与贸易关系有关,所以在不久的将来,很多的美资跨国企业关于合规和市场推广需要更加谨慎。
很多大的跨国药企,此前仍然让业务员给医生按照实际销量盒数支付一定费用,或是转移支付其旅游、生活和吃饭等消费,这些行为有可能会被我们国家监管机关突然发现,然后立即重处,杀鸡儆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