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杏树林

作者Dr.2,珍立拍股份公司董事长     

       

      杏司树林,近两个月频繁曝光,组织活动,发表多个系列的软文,并一直在各个微信公号里面不断大量购买广告位,做商城,邀请医生送iPhone玩病毒营销,因为这些是可以短期快速冲流量的行为,而且不断有投资人询问或者托人来问杏司的情况,因此Dr.2认为他应该是要启动新一轮的融资了。由于我们属于某种意义上的对手关系(杏司喜欢用友商这个词,所以大伙看到他们用这个词,那应该主要是指我司珍立拍),所以我并不适合做咨询,不过问的人有点多了,我还是写篇文章统一回复一下吧。

杏树林概况

1、成立时间: 2011年4月

2、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

3、法人代表:张遇升,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曾在美国医疗保险集团Wellpoint短期任职。

4、旗下产品功能说明

注:下载量什么的如何刷,你懂的!

Dr.2认为杏树林是有投资价值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国内的移动医疗市场已经进入下半场,整个行业已经充分堆集了类似于滴滴、快的决战之前的巨量资本,一些大块头已经融得了不可思议的巨款(比历史上该行业所有融资额的总和还多!),有的close了,但是在水下没有公布,有的快要板上钉钉,开始摩拳擦掌。所以移动医疗的中小企业面临真正的严冬,而对现在想入场或者刚刚初创的企业来说,却是“寒门再难出贵子”了。而对于投资机构来说,这也意味着现在再投资数个中小的,哪怕是几千万的标的,都可能翻不起什么浪花,真的会变成“风险投资”!所以现在还活着的大体量公司,必然会获得优势。

       2. 杏司进行了三年多的积累,无论是技术团队,网络营销和地面营销,还是医学编辑都已经在这个体系中得到充分磨合,这个是非常难得的,因为我们这个行业人才比较少。杏司现有员工约180个。有情报显示其去年收入不算政府补贴,大约在100-200万以内,而今年的收入Dr.2预估应该在700多万元,主要收入是来自于药企。由于整个医药企业受合规的限制和成本控制,E-marketing将呈现爆发式的增长,所以杏司也是受益者之一。虽然之前我写过一些关于杏司的负面文章,但这都是堂堂正正的商战而已,不过这跟他的投资价值是两码事!杏树林公司的病历夹、医口袋已经在医生端占有一定的行业地位。

3. 移动医疗的这个细分子行业有一定技术壁垒,大家可以想一下,为什么移动医疗行业蓬勃发展三年以来,真正做医生病历整理工具的只有珍立拍和杏树林两家,甚至包括那么多移动医疗界的大牛土豪都没有做成类似的产品,这一定是有原因的!结构化的移动端电子病历里面处处是坑,很多是一些非常麻烦和琐碎的东西,而我们各自在这三年多的时间里,都解决了非常多的问题,杏司的产品还是相对扎实的,值得学习。同时张遇升团队也是非常的勤奋。可以这么说,四年前只是一个没有多少工作实战的留学生,回来后开创这一番事业并且业务规模不断膨胀,这说明张同学也在不断的高速成长,领导者的学习能力对企业至关重要!

从财务增长和自由现金流来说,杏司的投资价值只能说是一般,但是从卡位角度来讲,杏司有比较大的并购价值。比如说百度,百度现在缺的就是结构化产品,所以时有绯闻传出。同样的,阿里也缺,不过阿里喜欢单干。此外,行业内的医生入口产品譬如MediSci,医脉通,或是丁香园,他们在做药企生意的时候都遇到了类似这样结构化产品的需要,但都没有产品提供。所以Dr.2认为杏司在接下去的这一年,攻势会非常猛,从战略协同角度来讲,杏司就出现了并购价值。当然VC还要看估值是否合理,投入产出比如何。

那么杏树林还面临着哪些问题呢?

1. 首先,杏树林的成本很高,将近180人,再加上后期招聘的许多高薪酬员工,Dr.2估计其一年的平滑成本将在2800万左右(因为人员不断流动,数量逐步增长的)。而这样的成本结构,单单依靠病历工具和药企E-marketing的话,很容易出现成本失控。此外,药企的生意都是一单单的,连续性未必有那么好,有时随意性也很大。还会有超过6个月的账期和拖款的问题(事实证明这个问题还挺普遍的),因此总体来说药企这块并不是特别好的生意。即便行业中有像翼多这样的大型agency,向药企收费,并且年收入过亿的公司,但融资的时候其估值也只有2亿不到,PS<2。所以说单纯agency是没有溢价能力的,业务天花板也很明显,如果杏司过于在意这块的话,反而收入越高,对估值未必有利。

       2. 其次,杏树林存在的第二个问题是从公司成立开始到现在,公司管理都是领导者夫妻两个人一起参与的。创业时很普遍,通常我们很少会见到一个大型公司,号称要国际化的企业有夫妻老婆店的情况发生,因为这并不利于同事相处,还会带来各方面管理、财务,以及公平信任和职位上升等方面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并不难解决,只要在将来夫妻双方一人选择退出就OK了,信任也很重要。

3.第三个问题是在还没有创建大规模盈收的时候,杏树林已经做了三次以上的融资,尤其是之前还存在一些团队内部分裂的情况拿走了一部分钱。Dr.2推算杏司之前依靠融资拿到的现金在人民币5000万元左右,已经花掉了大概2500万元,应该还有2000多万的现金在帐上,算上收入预计还够他们坚持一年。但是经过三轮融资后,公司其实已经被风投控股,再往下融资,只有上市或是走并购的这条路了,因此领导者会稍微有一点焦虑,对长期战略可能有害。

但瑕不掩瑜,若把丁香园比作京东的话,我司珍立拍的模式是淘宝,杏树林就是聚美优品,以单个工具进行突破。模式无所谓好坏,也谈不上大小,主要看各自运动员的实力了,在美国是亚马逊比ebay大得多,在中国是淘宝比京东大得多,而且各个垂直细分的行业都卧虎藏龙。好比如果投资人错过了京东,淘宝,捶胸顿足后再错过聚美优品,怎么好意思说在做这个行业的投资呢?所以其实没有多少挑选的余地,因为可供选择的越来越少了,预祝杏司融资成功!

(欢迎转载,注明作者和来源即可,愿意与Dr.2交流的请加微信号:2823095726)


浏览次数:253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