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医疗细分行业研报:糖尿病app(2)竞争分析

作者Dr.2,珍立拍股份公司董事长     

       

2. 潜在竞争对手

糖尿病app领域里有许多进入者,这说明此行业的进入壁垒并不高,同时先行者也没有取得绝对的竞争优势,因此现有用户转换供应商的成本并不高。这些进入者现在比较的是综合实力,谁能够从目前的天使客户市场跨越到主流客户市场,才能笑到最后。因此在这个行业,所谓领军者也不要掉以轻心,即使“送你离开,千里之外”,也还是有门口的“野蛮人”正在虎视眈眈地眺望,择机而动!

·  综合导医平台

移动医疗所有的细分领域都会遭到类似“春雨”、“好大夫”和“快速问医生”等这些综合导医垂直巨头的威胁,他们拥有较高的技术开发水平和丰富的医生资源,会逐步将慢性病细分出来,开辟了一条专项导流入口,并逐渐在功能上完善更多用户需求,协同平台上从其它科室吸引来的患者流量,进行蓄水。例如“快速问医生”已经有了单独的“糖尿病咨询模块,而“春雨”和“好大夫”也已经切入到这块市场,这是最强劲的潜在竞争对手。还有一个大鳄,专注于医生社区的“丁香园”请不要忽略,其从去年开始大量招聘移动端开发人员,并且多个领导者数次讲话和微博微信等信息中,提到了准备切人患者市场,“两手一起抓,两手都要硬”,那么重大疾病和慢性病是首当其冲的,尤其丁香园本来就有为不少医药企业做临床观察数据库的积累和大量资源,要知道这些观察主要来自慢性病患者!

·   搜索引擎

在大众看来,有任何疑难困惑,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百度、Google、搜狗或者360,所以针对慢性病的咨询问诊版块,移动医疗任何细分领域都不能忽视搜索引擎的强大。比如百度知道已经成功开辟了“问医生”的专项模块,患者有什么疑问杂症随时咨询在线医生,10分钟后即可得到医生的答复。不仅顺应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思考习惯,而且网页端包括移动端的操作更加灵活自由。

·  “康复日记”、家庭医生“、”私人医生“等管理系统和app

也许很多人已听说过或者用过,这些针对慢性病患者和康复型患者的产品或服务,而糖尿病患者就是典型的慢性病患者。他们可以通过照片、录音、视频以及文本等替代传统写日记的方式记录疾病和治疗过程,这些数据资料也会随即保存在手机里方便管理、整理和检索,防止丢失和出错。同时,患者可以自愿将这些资料上传到云端,医生可以定期查阅各个患者的恢复情况,如患者的每日饮食状况、服药规律、睡眠休息、疾病恢复进程、心理状态等等。这样全方位的记录患者信息能够切实的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病情,还能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与互动。这样的系统类似CRMHIS和随访系统的混合体,可以用来实施糖尿病患者的统一管理。还有一家公司是 “青苹果健康”,尽管业务一般,但是其思路不错,与春雨和好大夫不同,他们从医生入手,构建以医患双方都是熟人为主的医疗社区。那么慢性病管理、美容和肿瘤诊疗就是其最佳实践地,不过他缺少粘性工具和让医生使用的理由,冷启动非常困难。

 

3. 替代品的威胁

·   微信平台、微官网

微信用户大规模增长和全覆盖,使得微信公众平台成为普遍的营销方式,可以实现和特定群体的全方位沟通、服务。如问诊和预约、患者健康教育、精准广告推送等。与牙科app的微信竞争一样,目前糖尿病微信端也有“健康管家”、“问医生糖尿病咨询”等。由于开发难度大同小异,没有很高的技术壁垒,业务模式也比较轻,所以未来还是以拼服务为主。

另外,“微官网”通过在微信端浏览和输入,将微信平台提供的服务延伸,除了满足糖尿病患者咨询、资讯之外,还能随时记录、查看、管理健康和预防等需求。然而这就是有效借助“微信”病毒式传播的天然优势,而产品一旦与“微信”联合,其分享需求将不断放大,并有望达到引爆点,构建一个个独立社区。

·   行业协会及部分专科医院

开发糖尿病app产品的除了移动医疗的团队,其他还包括制药企业、糖尿病协会、糖尿病专科医院等等。目前已经出现了许多由科研学术协会和医院开发的糖尿病管理系统,包括app,虽然产品在界面和UI等方面较粗糙,但是他们相对比较权威和严谨,逐渐可以由专科医生引导患者使用,冷启动相对容易,而且成本低,不断扩大影响力,当然天花板和市场半径也非常明显。不过他们和药企联系更紧密,更容易获得各种资源,同时可以应用一些非市场化的“潜规则”,甚至借助一部分行政和学术的力量来推动。因此,这同样也是绝对不可忽视的竞争力量,虽然有部分团队也在与他们直接或间接合作,但大多是不稳定的轻关系,变数很多。

·   药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全民电子健康档案

针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检测,大部分的药店和用户所在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很便宜,大致在2块多钱。有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出现了“糖尿病一体化”的管理。比如当一位糖尿病患者首次到综合医院被确诊后,系统就会提示医生要询问患者的详细资料。然后这些资料会传送到患者所在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分配给有关全科医生,为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再由全科医生随访患者。随后,病情稳定的糖尿病患者,便可以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一份全程关照计划的协议书。之后,该全科医生便对这位患者提供全程医疗服务。糖尿病患者可以根据病情一次开取30天的药量,避免了每周跑一趟大医院的麻烦。比如:目前厦门等城市已经有20几家社区医院成功与大型公立医院对接,完成糖尿病患者健康的统一、全程、跟踪管理。

 

六、糖尿病app行业的环境要素

2014-2018年中国移动医疗行业典型商业模式与构建设计策略分析报告》的数据显示:随着国内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大众对医疗健康的关注,移动医疗将得到大幅成长。

2014年行业内许多移动医疗企业都在猛力曝光和发力营销,而移动医疗的投资也开始升温,只是面对这样一个新市场,需要耐心培育用户,所以这一定是一个需要长跑的行业。

另一方面,前述糖尿病50岁以上,特别是7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是高峰人群,但糖尿病老年患者的智能手机普及率和使用习惯还很低,因此软件的使用率就更低了,而且老年人普遍怕麻烦,怕花钱还比较固执,市场推广和培育成本过高,同时这个类型的软件必须自己使用,自己记录,别人无法替代。因此市场主攻方向,还是要依托糖尿病年轻化的趋势,先从40岁以下的“骨干力量”开始抓起,培养使用习惯,逐步提供各种衍生服务。因此糖尿病患病人群的老龄化和智能手机使用习惯的年轻化是一对天然矛盾,短时间内无解,不要说400万潜在客户,谁能拿下4万“长粘重”用户,谁就已经是冠军了!

所以这两个社会环境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整个移动医疗糖尿病app的细分市场,我们也可以看到,糖尿病涉及到小的细分范围确实很多,这本身也和其发病机制有关。

从政策的层面来看,糖尿病的危害之大和经济负担之重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劳动力人口的健康,从而阻碍了经济发展。所以卫生部门已经积极开展了去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的工作,比如科学调扩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用药目录、创新性实施“糖尿病人全程关照计划”等等。那么面对卫生部门如此高投入地加强糖尿病防治管理,在这样的趋势下,政府将很有可能鼓励更多的移动医疗企业开发糖尿病软硬件,共同做好糖尿病防治工作。因为硬件可以提供的主要医疗服务有:数据测量和病情监控等,手机应用涉足医生诊断和健康知识服务等环节,这也能引起保险公司、企业和社会机构的兴趣,共同做好糖尿病管理与控制工作。

下一章,Dr.2将试图对整个行业特点进行总结,敬请期待!

免责声明:本研报是基于目前已公开的信息攥写。我们不能保证文中陈述观点不发生变化。本研报所陈述的观点只作为您的参考,在任何情况下,我们不对任何人使用本研报中的任何内容所引发的任何后果负责。

(欢迎转载,注明作者和来源即可,愿意与Dr.2交流的请加微信号:2823095726)


浏览次数:256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