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恒安药业有限公司这不是第一次被广州市税务局送达税务处理通告。2021年,广东恒安药业就曾因让他人为自己虚开发票9.29亿元被国税局追征税款及各项费用3.55亿元。
通知书显示,广东恒安药业有限公司在2016年5月至2017年2月期间为他人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增值税专用发票749份,金额合计64,592,191.72元,税额合计10,980,672.68元,价税合计75,572,864.40元;2015年11月至2017年6月期间让他人为自己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增值税专用发票9656份,金额合计为929,525,668.70元,税额合计为 158,019,361.70元,价税合计为1,087,545,030.00元。
通过对比这两份税务处理决定书可以了解到,存在虚开发票这个违法行为的时间段主要集中在2016年至2017年之间,而且在税务处理书中关于时间上的记述显示,这三个存在虚开发票的时间的公共区域是在2016年5月至2017年2月,也就是说,在这个时间内恒安药业进行虚开发票的频率是“稳定输入”的。
2014年7月至2017年7月,恒安药业的法定代表人是罗志衡,大规模地虚开发票就发生在他的任上。
从魏佳佳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一审刑事判决书中可以了解到,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前后,被告人魏佳佳单独或伙同汪猛在没有实际业务往来的情况下,以慧景、康柏、佳亿美、溪缘、香海五家公司的名义为绿城公司、东方红公司,被告人罗志衡实际控制的恒安、金成两家公司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2016年3月至同年12月,被告人魏佳佳在没有实际业务往来的情况下,以慧景公司的名义,为绿城公司及罗志衡(另案处理)实际控制的恒安、金成公司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285份,金额为27235538.57元,税额为4630041.43元,价税合计为31865580元,发票均已认证并抵扣,其中为恒安公司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165份,金额为16218461.65元,税额为2757138.35元,价税合计18975600元。
2016年11月至2017年3月,魏佳佳和汪猛在没有实际业务往来的情况下,以康柏公司的名义为罗志衡实际控制的恒安、金成公司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共75份,金额为6506769.2元,税额为1106150.8元,价税合计7612920元,发票均已认证并抵扣。其中为恒安公司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50份,金额为4250461.53元,税额为722578.47元,价税合计4973040元;
2016年11月至2017年3月,魏佳佳和汪猛在没有实际业务往来的情况下,以佳亿美公司的名义为罗志衡实际控制的恒安、金成二个公司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共72份,金额为6277076.83元,税额为1067103.17元,价税合计7344180元,发票均已认证并抵扣。其中为恒安公司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25份,金额为2380000.01元,税额为404599.99元,价税合计2784600元;
恒安医药绝大部分虚开金额都是“让他人为自己虚开”,总共9656份,价税合计10.88亿元。这些虚开发票已经被公司列支成本抵扣。
而这些成本抵扣会不会是造成恒安销售费用奇高的“祸首”呢?通过搜索恒安药业可以发现,曾闯关创业板的皮肤用药生产商恒安药业IPO,前身成立于2001年6月份,专注于发展皮肤领域用药,涵盖针对包括皮炎、湿疹、真菌、皮肤角质化异常等方面的系列产品,其最主要收入来源是皮肤科用药。报告期内贡献了九成以上的主营业务收入,2020年拟通过IPO继续扩大产能。不过,当时就有报道,质疑恒安药业成立近20年,仅有2项发明专利,且约6年没有新增发明专利获批。
而且,2018年至2020年,恒安药业销售费用高于同行药企,主要用于营销推广,销售费用率达到47.75%、50.56%、49.41%,高出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平均值10多个百分点,销售费用几乎占营业收入的一半。对于这种情况,恒安药业曾解释,在配送经销为主的销售模式下,市场推广主要由公司承担。这也导致恒安药业的销售费用一直居高不下。
在公司仅有2项发明专利的情况下,又会有如此高的市场推广以及配送营销?而这些数额又是如何确定是由真实存在的业务存在产生的报销发票呢?又或者说,明知这个发票是虚假发票却让这些发票进入公司账簿,进行报销,从而导致了报销后公司的销售费用过高?
公开透明的税务监控下,国家税务机关将进一步强化精准性监督依托大数据,提高监管效能
金税四期高压,药企要注意了。在精细严厉的税务系统下,药企的一切财务往来,全在国家的监控之下,呈现公开透明状态。那些销售费用高的药企,以及那些存在挂靠经营、过票洗钱、带金销售等不合规行为的药企,都得做好被查处的准备。而且,国家税务总局相关负责人黄运曾表示,2022年将进一步强化精准性监督依托大数据,提高监管效能;进一步常态高效打击企业虚开发票等验证涉税违法行为;对查处的部分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涉税违法案件,持续加大公开曝光和联合惩戒力度,起到震慑作用。
因此,药企合规迫在眉睫。要想有效解决药企合规问题,首先就要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那么药企应当如何应对税务稽查即风险管控呢,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入手: